高錳鋼鄂板的熱處理方法與水韌處理工藝
導讀:復合鄂板用高性能新型復合材料鑄造而成,比普通鄂板壽命提高3倍以上,打破了一直以來新材料年末鑄件只比高錳鋼材質鑄件使用壽命最多只能提高1.5倍的記錄。此項由科技成果轉化而成的新型復合鄂板、新型復合耐磨軋臼壁等產品已經開始被采礦、冶金等工況條件較差的行業所共同認同。高錳鋼鄂板采用材質:Mn13、Mn13Cr2,Mn18Cr2(即超高錳)或者根據工況條件特殊配料,顎式破碎機應用領域廣泛,因其規格大小,進料粒度,物料硬度不同,對鄂板的擠壓、撞擊力不同。紅蘋果鑄造分別采用高錳鋼、變質高錳鋼生產制作各種規格型號的鄂板,以滿足顎式破碎機不同工況條件的需求。
水韌處理耐磨高錳鋼鄂板的鑄態組織中有大量析出的碳化物,因而其韌度較低,使用中易斷裂。
紅蘋果鑄造分析高錳鋼鄂板鑄件三種熱處理方法:
水韌處理時鑄件入水前的溫度在950℃必上,以免碳化鎢重新析出。為此,鑄件從出爐到A水時間不應超過30S;水溫保持在30度以下。淬火后最高水溫不超過60度。水溫較高時高錳鋼鄂板的力學性能顯著下降。水韌處理時水量必須達到鑄件和吊藍重量的8倍以上,若用非循環水需定期增加水量。署好使用水質干凈的循環水貨采用壓縮空氣攪動池水。用吊籃吊淬時,可采用擺動吊籃的方式加速鑄件的冷卻。
高錳鋼鄂板水韌處理多用臺車式熱處理爐。鑄件人水常用自動傾翻或吊籃吊淬方式。前者對大件及形狀復雜的薄壁件易引起變形,淬火后鑄件從水池中取出也較為困難;后者淬火后取出鑄件方便,但吊籃消耗大。
耐磨高錳鋼鄂板鑄件的鑄態余熱熱處理。為縮短熱處理周期,可利用鑄態余熱進行高錳鋼鄂板水韌處理。其工藝為:鑄件于1100~1180℃時自鑄型中取出,經除芯清砂后,鑄件溫度允許冷卻到900~1000℃,然后裝入加熱到1050-1080℃的爐內保溫3~5h后水冷。改處理工藝簡化了熱處理工藝,但市場操作上有一定難度。
耐磨高錳鋼鄂板鑄件的沉淀強化熱處理。耐磨高錳鋼鄂板沉淀強化熱處理的目的,是在加入適量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鉬、鎢、釩、鈮和鉻)的基礎上,通過熱處理方法在高錳鋼鄂板中得到一定數量和大小的彌散分布的碳化物第二相質點,強化奧氏體基體,提高高錳鋼鄂板的抗磨性能。這種熱處理方式花費較高,工藝也較為復雜。